近日,從巴陵石化獲悉,2020年,該公司煤化工部煤氣化裝置克服破渣機刀體掉落和氣化爐“熱區下移”兩大業內難題,實現裝置高負荷長周期運行,全年累計運行350天,創殼牌粉煤氣化單爐年運行天數世界紀錄,年均運行負荷94.15%,裝置運行水平為歷史最佳。
多年來,巴陵石化一直致力于研究影響殼牌粉煤氣化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的瓶頸問題。經過不懈努力,該裝置通過建立煤炭采購、入爐煤質量控制標準,總結優化氣化爐運行等方法,已實現了150天以上連續運行常態化。但隨著連運天數延長,氣化爐遇到新“瓶頸”——“熱區下移”。當氣化爐連續運行到100至120天時,會出現爐膛下部溫度異常升高的問題,并伴隨出現渣屏掛渣脫落現象,大的渣塊脫落不僅加大系統堵渣風險,嚴重時會逼停裝置,甚至造成氣化爐底錐損壞事故。近5年,“熱區下移”成為困擾國內同類裝置的“老大難”問題。
2020年3月下旬,煤化工部粉煤氣化裝置渣系統出現劇烈波動,8組破渣機刀體陸續脫落了4組。該裝置黨支部號召全員緊盯“創造新紀錄”的目標,全體黨員率先垂范,24小時輪流跟班,加強工藝班組力量,防止系統形成大的渣塊并及時排渣,確保了裝置連續運行,成為國內外同類裝置中第一套停運破渣機后依然實現高負荷運行的裝置。
2020年4月11日,該裝置連續運行133天后,出現“熱區下移”現象,加之破渣機無法正常運行,氣化爐堵渣停車風險極高。對此,煤氣化技術團隊通過深入研究,終于找到了“熱區下移”的直接原因。通過優化入爐煤配方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熱區下移”現象。
據了解,在煤氣化裝置瓶頸攻克過程中,巴陵石化取得多項發明專利,其中技術發明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2018年至2020年,裝置已連續完成三個A級連運超200天的佳績,在行業內率先進入了200天以上連續運行“常態化”新階段。裝置運行周期與技術經濟指標處于全球同類裝置領先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作者:林湘?徐亮亮
1月22~25日,單爐日處理煤4000噸級超大規模水煤漿氣化裝置工業示范項目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組72小時現場連續運行考核。
1月5日,華東理工大學和中國石化寧波技術研究院聯合給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發來賀信,祝賀煤氣化裝置SE東方爐單爐A級連續運行突破210天,噴嘴累計運行突破370天。